11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国宝·发现》栏目播出专题节目《星熠北方》,展示了呼伦贝尔地区作为中国北方游牧文明发祥地的深厚历史底蕴。节目中,我校民族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专家孟松林、白劲松的多年研究成果获得呈现,彰显了我校在民族起源、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节目中,我校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孟松林主持的“蒙古族源”重大项目发现——岗嘎墓地,其发掘历程与珍贵文物在纪录片中首次系统性公开展示。独木棺、桦树皮箭囊等考古实证,通过央视镜头的细腻捕捉,有力地佐证了现代蒙古族与古“蒙兀室韦”部落的渊源,使一段尘封的民族起源史清晰地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同时,白劲松研究员在片中担任了文明阐释者角色。他指出,从拓跋鲜卑的南迁之路到蒙古族的寻根之旅,呼伦贝尔始终是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汇的重要舞台。他提出的呼伦贝尔作为“历史起源、民族摇篮、生态乐园、幸福家园”的四位一体定位,以及所推动构建的“融合之路”文旅品牌,通过纪录片的传播,已成为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

此次央视节目的播出,不仅是对呼伦贝尔历史地位的肯定,更是对孟松林教授、白劲松研究员多年来扎根北疆、潜心研究的认可。他们的工作,让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让草原文明从学术研究走向公众认知,进一步强化了呼伦贝尔在中华文明谱系中的独特地位。
未来,民族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将与呼伦贝尔学院科研团队共同开展对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深入研究,推动更多成果转化与传播,为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增强文化自信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