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院系动态  -  正文

矿业与化学化工学院开展“化学科普进校园”实验探究活动

来源:矿业与化学化工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16 点击数量:

为积极响应国家科技教育政策,10月12日,矿业与化学化工学院化海实践宣讲团再度携手呼伦贝尔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协会,于科技楼分析化学实验室成功举办“化学科普进校园”实验探究活动。本次活动以“趣味实验激发科学兴趣”为核心,通过直观生动的化学实验,引导青少年感受化学魅力,助力其科学素养提升。

活动由宣讲团成员全程组织主持,不仅吸引了多所中小学志愿者踊跃参与,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指导教师走进现场观摩指导,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活动开始前,宣讲团成员率先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专题讲解,重点强调几项核心规范:进入实验室必须全程穿戴实验服与护目镜,操作中需严格遵循试剂取用标准流程,若不慎接触试剂则需立即用清水冲洗。通过清晰明确的指引,帮助同学们筑牢“安全实验”的首要意识,为后续探究环节筑牢基础。

随后,宣讲团精心设计并演示了多个趣味化学实验。碘钟实验里,几种无色溶液混合后,会精准地按照“无色—琥珀色—蓝色”的节奏循环变色,宛如神奇的化学时钟,宣讲团成员借此细致讲解了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调控原理,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化学反应的奇妙节奏;甘蓝水变色实验同样精彩,用紫甘蓝汁液制成的指示剂,在接触白醋、肥皂水、纯净水等不同酸碱性溶液时,分别呈现红、蓝、紫等色彩,学生们亲手操作时,看着溶液不断变幻颜色,兴奋地相互讨论,在实践中清晰理解了酸碱指示剂的作用;还有蜡烛燃烧产物探究实验,学生们通过将干冷烧杯和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先后罩在燃烧的蜡烛上,观察到水雾和浑浊现象,从而推导得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结论,深入掌握燃烧反应的原理。

实验全程,宣讲团成员耐心讲解每一个实验的科学原理,手把手引导学生规范操作仪器,对于学生提出的“碘钟实验为何能循环变色”“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能当指示剂”等问题都一一细致解答,现场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互动不断,在趣味实验中收获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本次活动不仅为中小学青少年搭建了沉浸式课外科学体验平台,更帮助他们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点燃学科兴趣,达成了优质的科普教育成效。参与同学纷纷反馈,亲手操作实验、近距离观察奇妙现象的过程,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化学的趣味与魅力,也进一步激发了对科学探索的浓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