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校新闻  -  正文

传承抗战精神,担当育人使命——我校召开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精神座谈会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9-05 点击数量:

9月4日下午,我校在崇文楼A501会议室召开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精神座谈会。会上,师生代表40余人,围绕观看阅兵盛典的深刻感受,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共话历史启示、共抒家国情怀、共议使命担当。座谈会由校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李俏主持。

老教师代表:退休第二党支部书记 包玉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们这些老党员、老干部深受触动。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让我们倍感自豪。

作为老党员、老干部,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更加坚定“发挥余热、赋能后辈”的决心。今后,我们会继续用自己的经验为学校育人工作添砖加瓦,助力青年一代在感悟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退役军人教师代表:校园安全管理处副处长 张乐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我心潮澎湃也倍感使命在肩。当听到东风-5C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解说,东风-61、东风-31等战略重器列阵而过,歼-20S双座隐形战机展示“有人-无人协同”空战模式,我看到的不仅是先进装备,是我国军事实力的大幅度跃升。

80年前,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捍卫和平;如今,中国以强大国防守护发展成果。身为退伍军人,我深知强军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作为高校教师,我要把这份震撼传递给学生,通过课堂讲授、红色研学等方式,让他们铭记历史、敬畏和平,理解“强国必须强军”的内涵,为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注入青春力量。

无党派人士教师代表: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齐颖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华儿女展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的时代,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要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尤其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为高校的发展、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我们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推动教育改革、促进社会发展贡献智慧。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思政课教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欣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震撼奏响历史与时代强音。钢铁洪流彰显强军实力,精神旗帜传递和平信念,我们从中看到中国力量,读懂民族复兴的精神密码:自力更生的坚韧、和平发展的担当、命运与共的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强军根基是守护和平的初心与民族复兴的底气。

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历史转折点,伟大抗战精神是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将牢记嘱托,在课堂上解码胜利的历史逻辑,让学生感悟信仰力量,把抗战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引导青年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血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中成长为时代新人,这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必然要求。

团干部代表:团委素质拓展部部长 王巍

中华民族从苦难到辉煌的历程提醒着我们,伟大的抗战精神需要接续传承,无畏艰难、奋勇直前的勇气不能随时间消逝。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青年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对党忠贞不渝的坚毅信念和敢于冲锋陷阵的青春气概,以走在前列、勇做先锋的奋进姿态,谱写下壮丽的青春之歌,树立了可贵的理想追求。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也是一名人民教师,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涵养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能紧密结合,持续拓展思政育人的载体、形式与阵地,用青年视角、青年话语、青年方式讲述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展现呼院学子的青春作为。

教师党支部书记代表:图书馆第二党支部书记 邱绍柱

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回顾总结这一场彪炳中华民族史册和人类和平史册的伟大胜利,深刻阐述了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再次宣示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立意高远、掷地有声、催人奋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图书馆肩负着文化资源建设、助力科研的重要职责。图书馆是文献资源的聚集地和保存者。抗战历史相关的珍贵文献、史料、影音资料等,是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工作,努力把图书馆建设成为保存历史、启迪智慧、滋养人心的精神家园,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图书馆人的智慧和力量!

辅导员代表:农学院 庞雅文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天安门城楼上的抗战老兵们庄严敬礼,与城楼前步伐铿锵的年轻军人形成震撼的时空对话。自主研发的新型作战装备整齐列阵,战机划过长空,展现了中国“强军梦”的跨越发展以及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

这场阅兵是一次深刻的民族精神洗礼,让人们铭记和平来之不易,深知自强方能致远,强大的国防是为了守护和平与发展。我们要将阅兵式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践,鼓励青年学子把“不畏难、敢担当”的精神融入学习与实践,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

学生党员代表:外国语学院2023级俄语班学生 张睿莹

回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80响礼炮、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威武的受阅方队,令人心潮澎湃。这场阅兵不仅展示了国家国防实力,更传承了伟大抗战精神,让我们深知和平来之不易,青年一代需扛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指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抗战岁月里,青年先辈为国家独立挺身而出;如今,“95 后”“00 后”战士在和平年代坚守军装卫国。作为大学生党员,要努力成为抗战精神的传承者和民族复兴的践行者。在思想上,深学抗战历史与党的理论,筑牢信仰之基;在学习上,以韧劲钻研专业知识,为强国储备力量;在实践中,投身志愿服务,为同学们办实事,直面挑战。“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要牢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在复兴路上书写青春篇章。

校青马班学员代表:旅游地理与历史文化学院2024级历史学班学生 敖琪

作为一名历史学专业学子,我深刻认识到这场盛大阅兵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80年前,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战长城,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的庄严宣示,让我深刻体会到,铭记历史不仅是为了告慰先烈,更是为了启迪未来。阅兵场上,现代化装备整齐列阵,这不是武力的炫耀,而是和平的守护。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通过展示国防现代化成果,向世界传递的是“以实力护和平、以合作促发展”的坚定信念。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要深耕专业学习,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传承历史真相,弘扬英雄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要勇于担当作为,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前进动力,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领域贡献青春力量。

新生代表:法学与经济管理学院2025级会计班学生 郭力萌

昨天,我怀着激动与崇敬的心情,观看了阅兵。整齐的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检阅台,军人坚毅的面庞与挺拔的身姿,尽显国家强盛与军人威严,诠释着“使命必达”的信念,令我震撼。

装备方阵更是让我动容。先进战车、精良战机,彰显中国科技进步与国防力量崛起,那是科研工作者和军人用青春汗水铸就的成果。那一刻,我为祖国自豪,也为默默奉献者感动。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深知和平来之不易,繁荣需要守护。我们要铭记历史,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作为会计专业学生,我会学好专业知识,为国家经济建设出力。让我们铭记阅兵瞬间,携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今天的座谈会气氛热烈。师生代表畅谈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感想与感悟,这既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交流。我校师生将以此次座谈会为新起点,持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在铭记历史中坚定方向,在感悟强大中增强自信,在扛起重任中勇毅前行,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让复兴路上的青春力量永不褪色,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