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校新闻  -  正文

我校召开“呼伦贝尔的抗战记忆与红色文化传承” 学术研讨会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9-05 点击数量:

为进一步凝聚边疆学术力量,共溯抗战历史根脉,9月4日,“呼伦贝尔的抗战记忆与红色文化传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崇文楼A501会议室举行。

我校党委副书记张宏天、呼伦贝尔市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王建新、呼伦贝尔市委党校副校长张福云、原呼伦贝尔市档案史志局党史科科长苏勇及我校相关专业专家、教师代表参加会议。研讨会由党委宣传部、旅游地理与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校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李俏主持会议。

张宏天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程,强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的核心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呼伦贝尔作为抗战重要战场,其红色地标镌刻着中华民族的不屈抗争,更见证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国际协作。呼伦贝尔学院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需将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学,以当地红色资源为依托开展科研创新,以“艰苦奋斗 求是创新”的学校精神践行高校四大职能,为民族复兴注入边疆力量。

来自呼伦贝尔市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市委党校、档案史志局及呼伦贝尔学院的10位专家学者展开深入研讨。市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王建新探讨“东北抗联三进呼伦贝尔” 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关联;市委党校副校长张福云解析抗联西征呼伦贝尔的精神内涵;原档案史志局党史科科长苏勇剖析“抗战中的锡尼河事件”;旅游地理与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赵金辉通过《大公报》史料还原日本侵略下的呼伦贝尔;香梅教授梳理国内诺门罕战役研究进展;法学与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舒考证苏联红军攻克海拉尔要塞史实;马克思主义学院梁伟岸博士阐释抗战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胡雪艳副教授聚焦抗战中红色交通线的作用;王平博士强调坚持正确二战史观;科学技术处白苏雅拉图科长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呼伦贝尔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史实。

旅游地理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白絮飞对研讨会进行总结。

此次研讨会通过多维度的深度研讨,挖掘了呼伦贝尔抗战历史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不仅为北疆红色文化传承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更明确了 “以史育人、以文化人” 的实践路径。作为北疆文化传承的重镇,学校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彰显了高校在历史研究、文化传播与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责任担当,为推动边疆地区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学术动能,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边疆沃土中永续传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